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围场教师祁凤兰的故事

    信息发布者:大吉村汗
    2017-04-07 02:33:15   转载




    10
    条评论
    打印转发

    荣膺2013“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之一的围场教师祁凤兰。

    她是一群孩子的“妈妈”—— 记每天背着水鞋上下班十余载坚守山村的教师祁凤兰

    她是所在的那座山村小学里惟一的一位老师。那里山高路险,气候恶劣,上下班要趟河翻梁。在她的学校,最小的孩子才几岁,大的也就10多岁,她既是30多个孩子的老师又是保姆。她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资助了10多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我耽误过孩子们一天的课’成了你一生的愧疚,一生的遗憾;你坚守十几年的山村小学校,因为你的愧疚有了灵魂;那些有福的孩子们,因为你的愧疚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做人。”这是评委会为荣膺2013“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之一的围场教师祁凤兰而做的颁奖词。

    孩子们无声的泪水让她决定留下来

    2013年12月27日上午,河北报业大厦。

    来自全省各界的评委和众多读者、网友一道开启了感动河北年度人物评选的精神盛宴。最终,围场女教师祁凤兰等10位平民英雄荣膺2013“感动河北”十大人物。

    祁凤兰是围场城子学区平房小学的一名普通老师。在学校惟一的一间教室内,坐着学前教育的小、中、大班和一年级的30多个孩子,祁老师是他们共同也是惟一的一位老师。

    1986年,年仅17岁的祁凤兰便成为了一名山村教师。 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始终都在远离乡镇中心地带的穷乡僻壤教学。“当时是名代课老师,1996年,又上了两年师范。1998年来到了城子学区。”祁凤兰告诉记者,2000年她来到平房小学任教,那时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学生都有。

    后来,平房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孩子都被集中到了几公里外的城子中心校就读。“学生走了,老师也要跟着走,但学前班和一年级的孩子因为小,都留了下来。”

    祁凤兰说,那时自己也想走。“儿子正在上小学,我总不在家里,很少能照顾他。”“离开”,是所有老师的愿望,但必须有人要留下。

    教室里,几排残破的桌椅。衣着破旧、流着鼻涕的孩子们趴在桌子上,瞪着一双双清澈的大眼睛看着她。“老师,求你留下吧,我们以后一定会听你的话。”孩子们的泪水无声地流下。从那一刻起,她就决定要与孩子们相守。这一守就是十几年。演绎了一个老师,二三十个孩子,一所学校的平凡又精彩的故事。

    村里的人都喊她“水鞋老师”

    平房小学是离围场县城70多公里的一所山村小学,那里山高路险,气候恶劣。仅有一条弯曲的羊肠小路通向山外。祈凤兰老师上下班要步行5公里,趟过伊马图河,再翻过太后梁。河不是很宽,却常年有水,祈凤兰老师不得不背着水鞋上下班。

    时间长了,村里的人都喊她“水鞋老师”。

    梁不大却很陡,连自行车也推不上去,祁老师就靠两条腿走山路,遇上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她就要手脚并用爬上爬下。挨摔、掉河里是常事,脸刮伤,手蹭破,腿摔肿更成了家常便饭。

    2008年冬,一场大雪封住了山,阻住了路,白茫茫的雪地,分不清哪里是道,她就用一根木棍当拐杖一步一试探地前行,一脚踩空,她从陡峭的山路上滚了下来,摔伤了膝盖,路边锋利的山石划破了她的脸,血一滴一滴地落在洁白的雪地上。

    她咬着牙,忍着疼,艰难地爬起来,继续往前走,一位过路的村民看到了,把她搀扶到学校。

    她简单地包扎了伤口,就立刻劈柴,生火炉,因为祈凤兰深知,如果不及时生火炉,天太冷,学生就会冻坏。

    冬天大雪走山路难,夏天大雨过河也难。

    2007年9月的一天,一场暴雨过后,下班回家的祈凤兰老师因路滑摔伤了右腿,好不容易挪到了河边,发现河里发水了,她就在河边等,一直等到天快要黑了,河水才慢慢地消退。

    几块大石头摆成的小桥,在咆哮的河水里时隐时现,祁老师拖着摔伤的腿,在几块石头上小心翼翼地挪动,脚下一滑,身子晃了晃,掉进河里,冰冷的河水冻得她手脚发麻……第二天清晨,伴着第一缕晨曦,她又一瘸一拐地走到了学校。

    荣膺2013“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之一的围场教师祁凤兰。

    因为有爱她更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每一个孩子

    在学校,最小的孩子在幼儿园,才几岁,大的在一年级也就10多岁。祈凤兰既是老师又是保姆,农村孩子卫生习惯差,祈凤兰就在上课之余手把手地教他们洗手洗脸,帮他们洗头、剪指甲,教他们上厕所。有时一眼照顾不到,小孩子就拉在裤子上,祈老师就得给孩子换洗。她还要亲自担水,劈柴、生火热饭,保证让学生吃到热饭、喝上热水。诸如此类的小事,祈凤兰天天都把它做得很好。

    作为一个单人校的老师,祈凤兰是全校30多个孩子惟一的顶梁柱。

    桌椅板凳坏了自己修;房上的砖碎了瓦掉了她自己找来梯子上房补;学校在山崖下,每次下雨发水,淤泥一多雨水就会冲进教室,她就提前修好流水沟,雨过天晴,她又要把淤泥一铣铣铲到小推车上送到学校外面。年年如此。

    她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板书用的粉笔常常用到无法握的时候才心疼地扔掉。冬天生炉子烧过的煤渣,她用铁丝筛子把煤灰筛掉,把没有烧尽的发黑的煤核再填进炉子里;为了省煤,她的办公室从来就没生过炉子;她用节省下来的钱资助了10多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